圓桌交流

圓桌交流 2

2019年11月06日(三) 13:20—14:20 (60分鐘)
10樓1002會議廳

議程介紹

1.國立臺灣文學館/臺灣文學之友善多元社群學習資源箱
分享人:鄭雅雯 女士,國立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
-國立臺灣文學館是文化部指定的聽障示範館,2018年針對視障、聽障與兒少三大族群開發「臺灣文學資源箱」resource boxes,讓臺灣文學的內容被攜帶、移動至校園或社福團體。文學資源箱以五感體驗結合文學內涵、連結臺灣的土地記憶,能在推廣的過程為民眾建立基礎知識,增加未來參與文學館活動的體驗樂趣。歡迎交流對臺灣文學資源箱提供五感體驗的想法!

2.台北市立美術館/「美術館的文化近用執行『輔助道具』案例分享」
分享人:王瑋婷 女士,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服務組 研究助理
-本圓桌包括臺北市立美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文化近用服務案例。當代藝術館手工製作視障觸摸輔具,運用多元材質的差異製造景深、以觸感傳達視覺感受,試圖重現經典攝影作品。臺北市立美術館則有固定辦理的手語導覽「午後聽賞」活動,並提供教具讓參與者互動體驗。展期較短、沒有常設展的文化場館,可以多做交流討論。

3.社團法人臺灣畫話協會/身心障礙者藝術育療方案
分享人:李淑玲 女士,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;蔡啟海 先生 社團法人臺灣畫話協會創會會長
-臺灣畫話協會長年在國內外推動藝術育療的工作和觀念,除了利用適性輔具協助身心障礙者參與藝術創作、展覽外,並以身心障礙者的創作開發文創商品、參與創意市集…協助重拾社交與經濟自主的能力。如何和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、自閉症、腦創傷、學習障礙、思覺失調症、肌肉萎縮症及小兒麻痺症等朋友「共生共享共榮」?歡迎現場請教蔡老師。

4.新藝文化有限公司/3D列印在博物館視障輔具的應用
分享人:陳立超 先生,新藝文化有限公司專案經理
-隨著3D列印逐漸普及、操作門檻逐步降低,許多人十分關心3D列印如何應用在全人文化近用上。新藝文化透過包含國美館視障輔具sensory aids/ tactile aids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設計製作的案例,討論3D列印的特性、能力與限制,不同3D列印機台的效果,以及3D列印輔具製作的大致步驟、期程與預算。想導入3D列印的文化機構,可以聽聽新藝文化對規劃與操作的建議。

5.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/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「鄉土生活館無障礙專區」
分享人:江貞昱 女士,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助理研究員
-如何改造舊有展示空間提供近用服務?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提供「鄉土生活館無障礙專區」Permanent Hands-on Exhibition Area for the Disabled in the Township History Hall.的案例分享。美學館在硬體上盡量納入無障礙設計,軟體服務則從原展覽文物中選擇具代表性的適當主題,以長期培養的口述影像導覽人員,結合互動操作的3D列印輔具等等觸覺輔助tactile aids,常設性地服務視障族群,也讓孩童及所有人擁有多感官的導覽體驗。

6.和好玩實踐室/非視覺藝術創作體驗計畫實務分享
分享人:林思瑜 女士,和好玩實踐室負責人
和好玩實踐室在非視覺藝術non-visual創作體驗計畫中,跨域整合不同領域的藝術方案運用,以表達性藝術創作為基底,透過美術館場域、藝術家與作品延展出各類主題、媒材及材料應用,創造出可供視障生「自主探索學習」的創作媒介。如何協助所有族群都能參與藝術創作、並能感受體驗藝術的多元創造性藝術表達?歡迎與和好玩實踐室交換心得。

講者

意見交流

我要留言 *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